其实我个人并不擅长书写这种分析和梳理类的文章,我还是喜欢写一些更自在的东西。但是恰逢我最近恢复了我的个人博客(萧小七的博客https://xiaoqix.com/)。感觉到了个人博客的没落,于是催生出了写出这篇文章的想法,其实像这种类型的文章,在之前可能各路的互联网大佬都已经写过和分析过了,但是嘛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我也是那种不吐不快的人,于是便催生了这篇文章,可能当中有一些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各位看官见谅。以上!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刚和朋友聊到某款电子产品,打开购物APP就看到它的推荐;只是在短视频里偶然听到一段音乐,后续就不断收到类似歌曲;想查某个新闻,看完首页推送的几条就懒得再搜索了……
我们已然进入这样一个时代:打开手机,它比你自己更懂你。
各种APP用精准的算法投喂我们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强化我们的偏好,让我们沉浸在"一切都正中下怀"的愉悦中。但这种便利背后,我们正在悄然丧失一种重要能力——主动寻找信息的能力。
搜索引擎的衰落与算法推荐的崛起
很多年前,我们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打开百度,必应,谷歌等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然后从海量结果中筛选所需的内容。这个过程需要思考、判断和选择。在此期间我们可能搜索到有趣的各种东西。
而今天,大多数人更多时间停留在各类APP内部,接受它们根据我们喜好精准推送的内容。
我们不再出海捕鱼,而是等待投喂。确实,被投喂的鱼可能更肥美,但我们也因此失去了探索整片海洋的机会。
算法时代的开启:从张一鸣到今日头条的革命
在讨论算法主导的互联网时代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今日头条的张一鸣。正是他带领今日头条率先大规模采用算法推荐机制,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2012年,张一鸣创立今日头条,并大胆提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的理念。这不仅仅是句口号,更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信息分发模式——通过算法精准捕捉用户兴趣,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这种模式很快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用户停留时间显著增长,内容点击率大幅提升,平台活跃度空前高涨。
今日头条的成功引发了一场行业革命。很快,从 BAT 到创业公司,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开始转向算法推荐模式。短视频平台凭借算法实现爆发式增长,电商平台依靠推荐算法大幅提升转化率,甚至社交媒体也深度融入算法分发机制。
算法至上的时代由此全面开启。这种转变看似是技术进步,实则彻底重塑了互联网生态。传统的编辑主导、搜索驱动的模式逐渐让位于算法推荐,我们进入了"算法定义我们看到什么"的时代。
算法的优势显而易见:高效匹配人与信息,极大提升内容分发效率。但弊端也随之显现:算法过于追求用户 engagement(参与度),往往倾向于推荐更刺激、更极端、更情绪化的内容,因为这类内容更容易获得点击和停留。
更重要的是,算法在不知不觉中重新定义了"价值内容"的标准——不再是内容的真实性、深度或社会价值,而是能否最大化用户停留时长和互动数据。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整个内容创作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催生了大量为算法而生的内容产品。
今日头条开启的算法时代,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效率,也埋下了信息茧房、思维极端化、内容低质化的隐患。我们在享受个性化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让渡了选择权和控制权——让算法而非自己决定应该关注什么、了解什么、思考什么
信息的"舒适区"与思维的惰性
算法推荐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不断强化我们的已有偏好,形成信息茧房。你喜欢看某种观点,它就给你更多类似观点;你偏爱某类内容,它就不断提供同类内容。
久而久之,我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单一,思维逐渐固化。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丧失主动探索的意愿和能力。当知识可以轻松获取,我们反而不再去追求知识;当答案触手可及,我们反而不再思考问题本身。
人们似乎正在忘记思考,忘记了自己之所以能够站在食物链顶端,正是因为拥有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这种思维的惰性正在悄悄蔓延。我们越来越习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探寻;越来越满足于表面了解,而非深入探究。算法正在一点点地削弱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智能优势,将我们转变为被动的信息接收器。
互联网茧房:看不见的思维牢笼
在算法主导的互联网下,人们已经被一个个的信息茧房所囚禁,信息茧房不仅限制了我们的视野,更在悄然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茧房的可怕之处在于,身处其中的人往往浑然不觉,甚至享受这种"一切尽如我意"的舒适感。
在茧房中,我们接触到的都是强化我们原有观念的信息,不同观点被自动过滤。这导致我们难以理解持不同意见者,社会容忍度下降,对话空间压缩。我们变得更容易走向极端,因为所见所闻都在不断印证自己原有的正确。
茧房还创造了扭曲的"现实"。算法根据我们的点击行为不断推送更极端的内容,因为温和的内容往往获得较少的互动。于是,我们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偏离客观现实,成为算法放大后的扭曲镜像。
互联网的"大公司幻觉"
因为信息茧房的产生还有另外一个现象,许多网民下意识地认为优质内容都来自大平台和大公司,忽视了个体创作者的价值。
事实上,互联网的真正魅力在于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内容、分享知识。那些最有创意的视频、最深度的分析、最独特的观点,往往来自名不见经传的个人博主和小团队。大平台只是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而演员却是无数个体创作者。
如果我们只盯着大平台推荐的内容,就会错过互联网上真正多元和精彩的部分。就像只逛大型连锁超市,却错过了街头巷尾那些独具特色的小店。
被割裂的网络:当开源精神遭遇商业围墙
互联网的诞生本意是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信息空间,让知识自由流动,让人与人能够无障碍地交流。然而当下的互联网正在经历一场"圈地运动",各大平台纷纷筑起高墙,将用户困在自己的生态圈内。
想看一部热门电视剧?你可能需要同时购买多个视频平台的会员。想阅读一篇深度文章?很可能遇到付费墙。寻找某个专业资料?发现被收录在某个独家数据库中。这种"处处要会员、时时遇付费"的状况,正在蚕食互联网最初的开源和共享精神。
信息的聚合本应为寻求知识的人提供便利,却也可能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工具。一些机构和个人通过技术手段抓取网络上原本免费开放的知识内容,经过简单整合和包装后,便将其置于付费墙之后。这种"知识倒卖"行为扭曲了信息聚合的初衷,将本应自由流动的知识变成了商品。
知识的自由流动正在被商业利益所阻断。各大平台通过独家内容、会员制度等手段,将原本应该开放的知识资源分割成一个个孤岛。用户不得不为获取信息付出越来越多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这与互联网创始者设想的"全人类知识共同体"愿景背道而驰。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知识垄断正在形成新的数字鸿沟。经济条件较好的用户可以通过付费获取更多优质信息,而资源有限的用户则被排除在外。长此以往,知识获取的不平等将加剧社会阶层固化,这与互联网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社会公平的初衷完全相悖。
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在于流动和共享,而非垄断和封闭。当知识被禁锢在一个个孤岛中,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进步速度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互联网生态,呼吁回归开放、共享的网络精神。
短平快的陷阱:当即时满足取代深度思考
因为算法和互联网信息茧房的出现。短剧应运而生。其爆发式增长揭示了一个更令人担忧的趋势:我们正在逐渐丧失延迟满足的能力。短剧以其"短平快爽"的特点,在几十秒内完成起承转合,用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快速的情节推进刺激观众的多巴胺分泌。
这种现象恰如不愿认真学习的学生,只追求解题技巧和应试答案,却忽视了学习本质上是思维能力的锻炼过程。短剧就像知识的"快餐",方便快捷却缺乏营养;而长剧和深度内容犹如需要慢火细炖的"营养大餐",需要耐心品味但回味悠长。
即时满足的成瘾性机制正在重塑我们的大脑回路。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频繁的即时满足会降低人们的耐心阈值,使我们对需要长时间投入的事物失去兴趣。这不仅仅影响娱乐方式,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工作习惯、学习方式和人际关系模式。
越来越多的人难以静心读完一本长篇著作,无法专注聆听完一场深度讲座,甚至没有耐心看完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这种注意力的碎片化正在使我们失去进行复杂思考和深度分析的能力。
如何打破"信息囚徒"的困境?
- 主动破茧:有意识地关注不同观点的信息来源,定期"清洗"自己的关注列表,加入一些与自已平常喜好不同的内容。
- 重拾搜索习惯:遇到问题时,先不要看推荐内容,而是主动搜索关键词,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
- 支持开源运动:积极参与知识共享项目,使用和推广开源资源,抵制过度商业化的内容垄断。
- 训练延迟满足能力:刻意安排时间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重拾对长篇内容和复杂问题的耐心。
- 跳出算法掌控:偶尔故意点击一些不感兴趣的内容,打破算法的单一推荐模式。
- 关注多元创作者:特意寻找并关注一些中小创作者,给他们更多关注和支持。
- 建立多元信息渠道:不仅从网络获取信息,也要通过书籍、线下交流等多种方式拓宽信息来源。
- 辨别信息价值:培养鉴别信息质量的能力,不盲目为重复、低质的内容付费
互联网本该是开启世界的钥匙,而不应成为困住我们的信息囚笼。当我们开始拒绝被投喂,重新掌握信息获取的主动权,才能真正享受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知识的无限可能。
这个世界远比算法推荐的更加广阔——只要我们愿意主动探索,破茧而出。
我是萧小七,关注我,我们一起读书,一起写作,一起玩游戏,一起探索互联网~
另外也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站除了标注(摘录/转载)的文章以外,其他均为本站原创文章,
版权属于萧小七本文链接:https://xiaoqix.com/index.php/archives/278.html
所有原创文章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您可以自由的转载和修改,但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并且不可用于商业目的。
1 条评论
博主你好,茶备案项目新开张,希望得到更大的支持加入茶备案!注册得到您的专属网站备案号!希望博主多多支持!https://icp.redcha.cn
希望博主能在我们网站申请一个备案号放在页脚呀!感谢博主的支持
无论赞助多少,或者是不赞助也好联系站长都可以,尽量给个靓号
如果被打扰了,那就万分抱歉